张生祥

作者: 时间:2021年09月08日 14:33 点击数:


一、个人简介

张生祥,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西北师大英语教育学士,兰州大学世界史硕士(国际文化交流与国际事务方向),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国际传播与国际文化交流方向)博士,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社会科学部博士后;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主持完成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项(排名1/20),省部级等各类项目40余项,主持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项;在《外语教学》《上海翻译》《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中国科技翻译》《当代外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核心期刊与学术报纸上发表论文近70篇,出版专著1部,编著1部(合编),译著2部,主编译丛3套(共34本)。

研究方向:翻译传播理论、中央文献外译、对话教学等

联系方式:zhanglarry@126.com

二、主要授课

高级英语、英汉笔译、教育翻译、西方文明简史、英语学科导论

三、发表的主要论文2018—)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在美国的传播与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外语教学》,2018年第1期,1/2。CSSCI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第5期全文转摘。)

[2]毛泽东著作在坦桑尼亚的传播与接受,《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1/2。(外语类核心期刊)

[3]乔治·斯坦纳阐释学视域下的类型文学英译研究,《当代外语研究》,2018年第3期,1/2。(外语类核心期刊)

[4]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重构探索,《教学与管理》,2018年第33期,2/2。(北大核心)

[5]日常美学闲谈,《今日教育》,2018年第11期。1/1

[6]《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中译者话语构建策略探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1/2。(北大核心,CSSCI扩展)

[7]基于成果导向的英语混合式教学重构设计,《教学与管理》,2019年第18期,2/2。(北大核心)

[8]外语学科助推高校智库建设,《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7.09,1/1。

[9]中国国家话语的路径分析及思考,《对外传播》,2019年第7期,1/1。(国家级开云体育登录平台传播理论刊物)

[10]日本高校的英语教育改革与其国际化,《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8.16,1/1。

[11]中央文献翻译传播70年:维护国家利益传播中国智慧,中国社会科学网2019.10.08,1/1。

http://marx.cssn.cn/mkszy/yc/201910/t20191008_4980315.shtml

[12]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原因、路径和准备,《中译外研究》,2020年第9辑,1/1。

[13]有关国家话语的几点思考,《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1/1。(第五届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论坛“文明互鉴·文明互译”对谈会特邀专家发言)

[14]翻译传播研究促知识转化效果,《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6.16,1/1。

[15]德育进课堂润物细无声,《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9.28,2/2。

[16]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对策分析,《对外传播》,2020年第10期,1/1。(国家级开云体育登录平台传播理论刊物)

[17]翻译:原创性求异行为,《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2.01,1/1。

[18]跨文化教育对话:定义、影响因素与规则,《今日教育》,2021年第1期,1/2。

[19]基于社会需求的翻译人才核心素养提升路径探究,《外语教学》,2021年第2期,1/1。(北大核心,CSSCI

[20]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教师知识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探究,《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6.28,2/2.

四、主持或参与课题2018—)

[1]《剑桥非洲史》,2017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基金办[2017]16号),1/21,80万,已结题。

[2]《毛泽东选集》在非洲的传播研究,2014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地项目14JDFZ01YB),2万元,1/4,已结题。

[3]路易·艾黎在华翻译活动研究,2020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20YB074),3万,2/6,在研。

[4]基于大数据的中国主流媒体疫情防控报道的话语研究,2020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课题(2020BYY013),8万,2/5,在研。

[5]苏州工业园区语言景观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019年度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第271号)省级一般项目,1/6,0.6万,结题,指导教师。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话语的翻译传播研究,2019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19SJZDA105,1/6,10万,在研。

[7]情感因素对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2020年度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人文社科类SJCX20_1089),2020.06-2021.06,0.8万,在研,指导教师。

[8]全球疫情期间美国污名化中国行为的话语分析与应对措施研究,2020年度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10332013)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1/5,0.6万,在研,指导教师。

五、奖励及荣誉称号(2018—)

2019年获得苏州科技大学校级年度考核优秀;

2019年论文“中国国家话语的路径分析及思考”获得江苏省社科界第十三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020年论文“新冠疫情背景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对策分析”获得江苏省社科界第十四届学术论文优秀论文二等奖。

六、社会贡献与兼职

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常务理事;

江苏省翻译协会对外传播与国际话语体系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苏州科技大学国家话语研究中心主任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学府路99号 电话:0512-68085460;传真:0512-68085460

外语学院@版权所有